在历史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脉不息的清泉,滋养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土壤,而青海的非遗传承,则是这股清泉中尤为清澈甘甜的一股。它不仅仅是技艺与习俗的简单延续,更是民族记忆与智慧的薪火相传。每一代青海人,都肩负着守护与传承这份宝贵遗产的使命,他们用双手和智慧,将古老的文化符号和技艺精髓,一点一滴地传递给下一代。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青海花儿
青海花儿会盛况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最美的花儿是用三江最纯净的源头之水浇灌的圣洁之花。居住在这里的汉、藏、回、土、撒拉等各族群众,无论在田间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者路途赶车,只要有闲暇时间,都要唱上几句悠扬的“花儿”。可以说,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儿”、漫“少年”的金嗓子。青海农民唱起“花儿”,村里的张秀花、王富贵们就会泪水涟涟。花儿对青海人来说像每天的饮食一样普通。
2.格萨(斯)尔
格萨(斯)尔表演现场
格萨(斯)尔是关于藏、蒙等民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长篇叙事,辐射人口约1000万。藏族史诗演唱形式以“伯玛”说唱体为主,散、韵兼行,有80余种演唱曲牌,综合运用语调、声腔、表情、手势、身姿等表演方式;蒙古族史诗演唱多用马头琴和四胡伴奏,融汇了好来宝及本子故事的说书风格。青海是《格萨(斯)尔》史诗最重要的发祥地,也是全国从事《格萨(斯)尔》史诗的挖掘、整理、翻译、研究等工作起步最早的地区。
3.热贡艺术
快完成的绘画
热贡艺术,青海省同仁市民间传统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热贡艺术产生于13世纪的青海黄南藏族地区,并随着隆务寺的兴盛而发展。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艺术。热贡艺术以藏传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史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内容。热贡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审美观念、独有的原材料和独有的传承习惯在藏传佛教、民间美术、建筑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4.青海黄南藏戏
藏戏演出
黄南藏戏是青海黄南地区藏族戏曲剧种,属于安多语系藏戏的一个重要支系,它的发展经历了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的说唱阶段;1740—1794年夏日仓三世时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阶段;1854—1946年吉先甲时期的成熟阶段;1910—1973年多吉甲时期的兴盛发展阶段;1980年以来的提高革新阶段。黄南藏戏的手式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黄南寺院壁画人物形态,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间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动作等,形成黄南藏戏独有的艺术风格。
5.唐卡
热贡唐卡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河湟皮影戏
河湟皮影戏
河湟皮影戏形成于明清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有的特征,它有独立、成熟的板腔体声腔体系,有专用的弦索音乐曲牌和打击乐曲牌,其唱腔音乐与其他地方剧种不能通用。河湟皮影戏很少有文字剧本,演出全凭艺人口头传承,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特殊的记忆方法,多数艺人有即兴创作的本领。河湟皮影戏皮影戏班由五人组成,把式一人操纵生、旦、净、丑等脚色并兼任说唱,其他四人为乐手,负责文武场的全部音乐伴奏。 2006年11月24日,河湟皮影戏经青海省人民政府列入**批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藏医药浴法
读藏医书的学生们
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
8.藏毯
藏毯成品
藏毯是青海藏族的传统手工织造品。经过3000多年的传承,青海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藏毯织造行业。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安多藏区和康巴藏区在藏毯的编织技艺、图案设计上存在着差异。康巴藏区(玉树地区)较多地保留了传统藏毯的编织技艺,而安多藏区则在图案设计上将藏汉文化融为一体,构思巧妙,色调和谐,风格独特。
9.塔尔寺酥油花
正月十五酥油花
塔尔寺酥油花,青海省湟中县民间传统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为“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一架酥油花,从整体来看,亭台楼阁数十座,人物、走兽动辄以百计,大至一两米的菩萨金刚、小至十数毫米的花鸟鱼虫无所不备,浮雕与圆雕结合,人物与景物结合,佛界与凡间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时空分而不断,物象繁而不乱,色彩缤纷,浑然一体。
10.同仁雕版印刷技艺
同仁雕版印刷技艺
雕版印刷技艺(同仁刻版印刷技艺),青海省同仁县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同仁刻版印刷技艺产生于元代,早在13世纪末期,名为三旦仁钦的喇嘛师研发了藏经文刻版印刷术。青海省东南部的同仁县还保存着传统的同仁刻版印刷技艺,以家庭传统作坊为形式在年都乎乡卓隆村和郭麻日村进行刻版印刷的手工技艺流传。
以上十项为青海代表性非遗,目前青海各级非遗代表项目共计3016项。其中***非遗88项,省级非遗335项,市州级非遗888项,县区级非遗1705项。
在青海这片神秘而壮丽的土地上,非遗文化如同高原上的雪山融水,清澈而坚韧,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土地与人心。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青海的非遗文化不仅没有被遗忘,反而在保护与传承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从古老的唐卡艺术到激昂的“花儿”歌声,从土族纳顿的欢快舞蹈到藏族服饰的绚丽多彩,每一项非遗都是青海人民智慧与情感的结晶,它们跨越时空的界限,讲述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梦想。